
为了培养6岁儿子的传统美德,刘女士花5000元给他报了一个国学班。“没多久,儿子就能把《弟子规》背得顺溜,但做事却没长进。”刘女士说。(3月18日《重庆晨报》)
其实,这不奇怪。如果要一味相信国学班的宣传广告,上了国学班就可以“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,增加小孩的记忆力和识字能力……”,就有点天真了。因为,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,不是读几篇经典,上几节国学就可以练就的,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良好的言传身教过程。上国学只是培养孩子健康心智的一个重要方面,而不是全部。
近年来,国学热方兴未艾,这无疑是件好事。送孩子去学习,不管动机如何,能够去总是好的,因为这些启蒙教材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,也是教育孩子,引导孩子成人成才的经典范本。学习背诵过这些作品,能对他们一生影响至深。
新城娱乐
但是,教育是一项春风化雨的系统工程,特别是现代教育,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。木桶理论告诉我们,能够盛水的多少,不在于最长的板子,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。对孩子的培养也是一样,只有全面发展,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合格人才,而不是光强调一方面优秀了,对其他方面就可以忽略不计,如此,就会形成人才的“偏废”现象。
我们要学习国学、继承国学,并以此来滋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,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。但国学是文化,不是点石成金的“魔杖”;国学是启蒙,不是“特训营”,不可能立竿见影。尤其是在提倡全方位、复合型人才的当今社会,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事的基本技能非常重要,往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学习国学也好,学习其他技能也罢,都不能急功近利,更不能迷信“速成班”。滴水穿石才是学习的应有态度,因为只要有“水”的不断滋润,孩子心灵的春天就一定会萌发出喜人的嫩绿。
新城娱乐